碑林博物館登陸《國家寶藏》 講解員白雪松實力“圈粉”(2)
上班感覺像“上朝”
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,歷史上對碑林進行過多次整修,近代以來西安碑林最大的一次整修在1937年至1938年進行,由建筑學家梁思成對整修方案予以具體指導,為今日碑林格局打下了基礎(chǔ)。其中的石臺孝經(jīng)碑亭照舊翻新,并將地面挖低,使3層臺基全部顯露,柱間改為欄桿,這一形式一直沿用至今。
誰也沒有想到,石臺孝經(jīng)碑在西安碑林放置了數(shù)百年后,竟然從中又發(fā)現(xiàn)了新的寶貝。1973年,文物專家在對石臺孝經(jīng)碑進行修繕時,在石臺孝經(jīng)的縫隙中,意外發(fā)現(xiàn)了宋金時期木刻版畫《東方朔盜桃》和懷仁集王圣教序碑整幅南宋拓本,以及宋金時期錢幣等其他文物。其中的懷仁集王圣教序碑南宋拓本已入選第一批《國家珍貴古籍名錄》。
“我有的時候上班感覺像上朝,尤其是走到石臺孝經(jīng)旁邊,右邊是右將軍王羲之、魯郡開國公顏真卿,左邊是太子少師柳公權(quán)、張長史草圣張旭,全世界居然真的有這么一個地方,能把中國幾千年來誕生地幾乎所有的書法家‘一網(wǎng)打盡’,我們還有元朝皇帝的圣旨,明朝嘉靖皇帝的宸翰,還有康熙、雍正、乾隆的碑石,乾隆的碑石不能進屋,屋里面有點擠,只能放在室外。”白雪松說,第一展廳有中國古代最偉大的唐代教科書“開成石經(jīng)”,650252個字,114方碑,1100多年過去了,一碑不少,都在碑林,還有秦朝宰相李斯給秦始皇歌功頌德的嶧山碑……這是我們老祖宗給我們留下的寬厚的肩膀,就是讓我們踩在上面,哪怕能稍微省一點點力氣。
本文原載于兵馬俑在線(www.www.sh-deke.com),轉(zhuǎn)載請保留本鏈接,敬謝!